素描半身像教程大全
汇总素描半身像绘画技法、教程,从认识到掌握分层次讲解,容易理解和提升。
一、认识素描半身像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人,是上帝最美的创造,……是一切美的因素的结合体。”确实,人因其情感之美,造型之美而成为许多画家表现的题材。16世纪末叶,世界上的第一个美术学院——意大利波伦亚学院就把素描人像写生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可见素描人像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素描人像分素描头像、素描半身像、素描全身像等。
刚开始时我们学过素描头像,今天我们学习素描半身像。素描半身像不同于素描头像,它要更充分地表现形象的精神、造型与衣服的特点,包括手是必须画出来的。要全面了解,仔细观察然后再选取角度,思考画面构图与表现手法。
素描半身像的刻画重点是人物的头部和手的形象,同时注意两者之间的空间、协调度。在这说一下手部形象的刻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手部的色调深浅虚实要注意和头部形象的色调进行比较,不要过深、过浅、过实或过虚。
2.表现手法应和头像的画法一致。如果头部体面形象十分清楚,手的体面造型也应画得较清楚;如果头部形象画得较概括,手的形象则也应画得较概括。
3.注意体现手部和头部的正确透视和空间关系。
4.从整体效果看,头部形象应最为突出,手的形象次之,而不应相反。
二、半身像构图
素描半身像的构图要求把头、颈、躯干、上肢(特别是手)和髋部甚至大腿的形体完整的表现出来,有时还要考虑道具与环境气氛的表现等。构图较复杂,为了取得满意的构图,可以利用小构图,便于推敲修改。
注意两点:
1.视野:人物视野要开阔一些?视线前方的空白略大些。
2.正形与负形:人物形象主体正形与背景负形之间的均衡美感就如同太极的阴阳鱼一样。
构图范例
三、比例与形体结构
生活中,人物的形态千差万别,要画好人物半身像,必须面对模特儿写生之前,熟悉和了解人的一般比例关系和形体结构规律,它是画好人物半身像的前提和基础。初学者懂得标准人体比例是很有益处的,通常习惯以人头长度为衡量单位,中国人一般中高个子身高为7 1/2头长。
上段:头至乳头至肚脐至耻骨为4个头长。下段:足底至膝为2个头,膝至大转子为2个头。上下两段在大转子部位重合1/2头长。与头部等长的还有:上臂、肩胛部(肩胛骨骼短于头)、臀部、脚,手的长度约等于脸部(颏至发际线)。
手臂:约等于三个头长 (指尖至肘为两个头长) 。
男女身材差异主要在于肩与盆骨部:男性肩较平、宽(为头长的两倍),骨盆比肩稍窄,女性肩较斜、窄(为头宽的两倍),骨盆比肩稍宽(男女乳房差异也十分明显)。
人体从前面和背面看,各部左右是对称的,从侧面看,则前后各部长短大不一样,这就构成了各部衔接处的倾斜线。画侧面或半侧面时尤需注意这一特点。 以上是人体的一般正常比例,仅限于中国的巾高个子,若是西方人,一般又可能要高一些,也许近八个头高。通常来讲,身高主要是在下肢的变化,身高中点约在耻骨联合处的位置。测定比例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测量人体的比例。还需要提及的是,在掌握了正常人的一般比例之后,还必须懂得人体的美学比例。
对于初学者,还是按正确比例作画为好,因为基本功训练,必须通过一段刻苦磨炼的二程,不能仅仅是因为有意去变形或者变形墓身富于某种情趣,而忽略对于对象本身的具体研究和真切感受、盲目进行“变形”及其所谓风格的过早追求。
四、躯干体块及其运动规律躯
三个不变体块:头部、胸部和盆骨。这三个以骨头为框架的大体块,不管人体如何运动,它们自身的作为基本特征的圆球体或立方体都是不会改变形的。三个体块是靠脊柱连接起来,其运动受脊柱的支配和制约。其运动规律可分为以下三类:1、左右倾斜(正面看);2、前后俯仰(侧面看);3、两侧扭转(在水平面上)。 在人体活动中,这三种运动方式经常是综合作用的而同时出现,假如你对三个体块的认识越明确,观察它们的运动方式也就越容易。写生时,一定要把三个体块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倾斜、俯仰和扭转关系,把握动态特点,就容易画出生动而富于动态变化的形象。
在绘画上,躯干部的难点有两个:即头、颈、肩关系与胸腹关系。头胸的倾斜易于辨认,而俯仰和扭转关系容易被忽视。颈部与头部和胸部的衔接自然而有机接合是非常重要的。胸腹关系容易出现的毛病是生硬平板,上下两段无变化画成直桶,其原因是没有认真分析它们之间的界限,即腰部的面向差异。
画着衣人像较之画人体有它相对难度,这是由于衣着遮盖了胸廓和骨盆部,因此两个体块不如裸体明显,所以写生时,除了要“透过”衣饰认识里面的体积外,还要抓紧两肩的连线和骨盆上沿的倾斜透视线,深入理解其斜度的差异,以及头部、腰部的变化。头部与腰部的变化,其实就是头与胸和胸部与骨盆的变化所决定的,只有注意了这些关系,才能画好躯干的动态。
此外,躯干各部的(如肩、乳胸、骨盆、臀部)横断面,它可以辅助并加强我们对三个体块的认识和对躯干各部厚度的认识。男女在各部的宽度及厚度是很不一致的,区别最大的是肩、乳胸和骨盆。
一个训练有素的艺术家非常善于把各种形体归纳成很简单的几种体块。我们必须在实际写生中逐步地、有意识地加强对于躯干体块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五、衣纹与人体结构的关系
着衣人像的人体结构被衣服遮盖,观察时既要看到衣着特点,又要理解人体内部结构与形体,绘画时要通过表现衣着特征来体现形体。
外在衣纹直接依附于人体的形体结构,很多衣纹均随人体及人体运动而产生,衣纹的产生主要显示关节部位,因此要特别留心关节处于特定运动状态下衣纹的变化,只有画好了衣纹的变化,才可能更好地体现其内部的人体结构,只有处理好衣纹的变化,也才可能增强画面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衣纹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1.折叠型,多出现于关节部位,如肘,膝部的腿折、腰、腹等,特别当肢体弯曲时非常明显。它的特点是比较短而集中,也较深,即从衣褶的高点至紧贴肢体的低点起伏大,并从低点向外呈放射状态。
2.牵引型,多出现于肢体两个固定点之间,如肩至肘,膝至臀等,当肢体伸直摆动时更为明显,它的特点是较平直,而且多呈现长线放射状态。
厚实的管状衣裤在人体上不是处处贴于肢体的突出点,如肩峰、肘、膝等,以及产生折迭型衣纹处的低凹部是紧贴肌体,与此对应部位则较松驰。画着衣人边则较虚,处理上要轻松自由些。
不同形状衣纹范例
衣服的不同质地在衣纹上有不同的反映,呢料衣纹较挺括,布料较细碎,厚的皮毛飞纹理较粗大圆浑,这些应在写生过程中认真观察和积累。尽管衣纹与人体有密切联系,但毕竟还是外在的,同时还因其他原因也可以形成衣纹,所以具体人身上的衣纹并非处处重要到必须描绘的程度,这要看写生的对象和画面处理的需要而定,一般可依据两条来选择:一是看是否体现了内部的形体结构和肢体的运动关系,二是根据画面艺术处理的需要,该繁则繁,该简则简,该实则实,该虚的虚,切不可毫无选择,一一罗列平均对待。
不同质感衣纹范例
六、颈部解剖图
颈部后侧及两侧由一些大而有力的肌肉块覆盖着,围绕着颈椎层层分布,可以屈、伸并转动头部,还可以使双肩往上朝双耳处耸起。颈部最突出的是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和颈阔肌。胸锁乳突肌从胸骨往上到颈窝处的锁骨,直达耳朵后面的乳突,慢慢变细。